建盏该有的和不该有的

时间:2017-01-23 10:22来源:武夷建盏

  千秋烟雨过,沧海复桑田。中华大地历经百年屈辱渐渐走向复兴;建盏随着社会的发展,这只涅槃的凤凰得到了浴火得重生!

  现今许多文化学者和当地政府,及各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士,已经对建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给予高度重视,建盏是一种历史悠久,风格独具的瓷器。品鉴建盏品质的优劣,需要对其作为陶瓷的“共性”和匠心进行看待,建盏一入窑口变化万千,建盏在数万个建盏当中只能挑出只能有10%脱颖而出其余将会当场销毁不允许其流入市场,精品更是在万里挑一,总的来说,精品是可遇而不可求得,每一件都是孤品都有其不同之处。

a657e0bc6c774a800e2aacd203f18a28


一、建盏不能有的

建盏作为陶瓷器皿,必须满足陶瓷的要求。

  1、必须要烧到应有温度。如果釉面刚刚熔化、釉面呈低温生烧色、器物硬度不够将无法烧出成品。

  2、不能有龟裂,不能发生釉与胎骨因遇热膨胀系数差别太大,导致烧制过程中严重缩釉的状况。

  3、建阳烧制建盏的匠人认为脱釉、黏连、起泡、砂眼、变形者,就算呈现奇异景象,一如美女脸上的疤,即使状如牡丹,也还是感觉痛甚于美,不能流入市场。

  建盏干口(口沿玻璃质已流尽)因为釉的流动而难以避免。但不能因难避免而无所谓,干口须控制在一定程度内。干口程度太过、面积太大的器物,釉面便不够完整,用久后盏口有锈蚀迹象。属于建盏的瑕疵(不是说干口就算瑕疵,是“干口太过”为瑕疵),不是致命伤,但会影响品相。

640.webp


二、建盏可以有的

有些工艺元素对优质建盏生产来说不是硬指标,有固然好,没有也无妨。

  1、手工拉坯。拉坯师傅手艺有高下,不是所有外来师傅手拉之坯都具建盏之韵;开模师傅亦有高手,模具也能压出万种风情!且宋代就有模压、注浆的建窑器物!

  2、龙窑柴烧。龙窑柴烧之器深沉内敛,意境悠远,但控温不易,成本极高,佳器难得。

  电窑造器用温精准,进退自如,容易达成万千变化。但龙窑柴烧虽烧出来的精品价值更高,但消耗木材数量之多。生态环境关乎人类前途命运,此荦荦大者,不可因小失大!

  3、器具厚薄。古代点茶用盏,点茶之前要先烤盏,厚盏久热不冷,最为要用;而今喝茶,用盏皆小,如若一味求厚,就成一坨,未必美观。

  而今厚盏不烤,些许茶汤倒入迅速变冷,个中不利不言自明。其实,古代建盏,厚胎可达两寸,薄胎不过二厘,一样有类“薄如纸”之器!

  4、器类新品。宋代的建盏器类旨在服务于当年“斗茶”的需要,而今天的喝茶习惯,与宋时相去甚远。开发新器,服务今人,是建盏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!

28e533faaca35f8e81c643c6cedaec39